汶川这个贫困村变身为全省唯一“中国健康好乡

摘 要

  为全面贯彻落实村级建制调整改革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汶川县按要求完成了系列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 三江镇原龙竹村、邓家村和河坝村 合并命名为乐活村

为全面贯彻落实村级建制调整改革

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

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

汶川县按要求完成了系列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

三江镇原龙竹村、邓家村和河坝村

合并命名为乐活村

其中,原龙竹村为高半山贫困村

脱贫攻坚以来

该村科学发展生态康养旅游

建设特色农家乐,游客络绎不绝

村民发展信心,从弱变强

群众经济收入,从少变多

村级集体经济,从无变有

全村整体面貌,从旧变新

贫瘠落后山村,从“冷”变“热”

成功实现了乡村振兴、村民致富增收!

特色旅游

拓宽乡村致富路

龙竹村位于汶川县三江镇西部,地处高半山,平均海拔1300米,四面环山、三面临水,距离三江集镇6公里。由于自然和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,该村群众发展意识不强,基础设施严重滞后,住房破败陈旧,经济来源单一,主要靠种植粮食作物和外出打工维持生活。地震后由于通乡主干道改建到了河对岸,龙竹村更是雪上加霜,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偏远村组。全村91户村民中贫困户就有23户,占全村总户数的四分之一。2015年,该村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村。面对山高、地贫,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,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,没项目、少门路、无资金、缺劳力的窘境,如何破解发展瓶颈?

1

近年来,汶川县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提出依托气候、区位、生态环境等优势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、康养旅游,打造川西北特色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。

龙竹村植被茂盛气候湿润凉爽,具备夏季康养旅游、避暑纳凉的有利条件。致富能人赵勇看准发展先机,“5·12”地震后尝试开办农家乐,慢慢掘得第一桶“金”。

2015年,又用积蓄在村里修建了十幢小木屋搞特色康养旅游,让游客住在青翠山林之中,呼吸清新洁净的空气,品尝当地生态农特产品,享受清凉惬意的生活。2016年,赵勇家的小木屋和农家乐共接待游客800余人次,实现康养旅游收入近50万元。

能人带动致富

助推集体经济

赵勇开办农家乐和发展旅游接待的成功例子,让村民们看到了发展希望,渐渐动了发展意愿。通过赵勇多次“现身说法”为村民们分析发展农家旅游的优势和前景,并将发展农家旅游的好经验分享给大家,村民们的发展信心更足了,大家共同确定以“能人带动致富,助推集体经济”模式发展生态康养旅游的发展方向。

赵勇的成功创业和他真心实意带领老乡亲共同致富,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,2010年12月赵勇当选为龙竹村村委会主任,2013年10月当选为龙竹村党支部书记,成了龙竹村名副其实的“当家人”。

综合龙竹村村情,他与班子成员决定整合资源,带领村民一起发展农家旅游,以自家发展成熟的农家乐为中心,辐射状修建名为“银杏小筑”的小木屋群,通过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更多村民脱贫增收。

“入股后,每年有5500元的固定收入。农家乐建成后,我和老伴还能在里面打工,今后的生活就不用愁了。”龙竹村的贫困户刘贵友将自家的2亩土地入股,家里的房屋建好了,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,脱贫后的日子越过越好。

同时,村“两委”整合集体经济扶持资金45万元、绿化和附属设施建设资金65万元、南充市顺庆区人大捐赠的3万元开启了前期项目建设,吸纳63名贫困户每人300元的项目发展扶持资金共计18.9万元投资入股,在村里新建了6栋特色小木屋及基础配套设施用于集体经济发展旅游接待。今年5月,“银杏小筑”小木屋一开业就非常火爆,订单一直排到8月底,7、8月更是一房难求。

目前,小木屋出租给赵勇的农家乐统一经营管理,每年收取12万元的租金。租金收入的40%将用于村集体经济下一步发展;60%用来分配,贫困户每人能分得500多元,其他村民每人能分得300元左右。

科学谋划

村民脱贫奔康

随着龙竹村的名气越来越大、游客越来越多,但通村道路狭窄成了扩大农家旅游发展规模的瓶颈。村“两委”通过四处奔走,争取相关政策支持,投资100多万元将以前3.5米宽的通村公路扩建到了8米。

通村道路越来越宽阔,村民致富的道路也越来越宽阔,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陆续回乡发展,修建农家小木屋开办农家乐,发展猕猴桃、山竹、中药材、土鸡、生态猪等特色种养殖,原本销不脱、卖不掉的时蔬、山野菜、土鸡、土鸡蛋、土蜂蜜、腊肉,现在都成了抢手货,在家门口就变成了钱。

路修宽了、交通方便了,农家乐、“小木屋”规模不断扩大,村民们的幸福生活蒸蒸日上,龙竹村也成功申报成为了“省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”。依托致富能人带动,龙竹村填补了集体经济的空白,激发了全村群众的致富信心,在脱贫攻坚的路上,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的新路径。2018年,龙竹村被中央统战部和“同心·共铸中国心”组委会选定为全国102个中国健康好乡村之一,也是四川省唯一的中国健康好乡村。

龙竹村的蜕变只是汶川县脱贫攻坚工作的缩影,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,在省、州的坚强领导下,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县干部群众的奋发努力下,汶川把脱贫攻坚作为汶川大事中的大事,聚焦贫困县摘帽和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,牢牢把握精准要义,深入实施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方略,采取超常规举措,拿出过硬办法,下足“绣花”功夫,汇聚全县各方力量、各种资源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。经过五年的努力,汶川县于2018年顺利通过了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,并正式获得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,被表彰为“四川省摘帽工作先进县”。

截至目前,经过贫困人口动态调整,全县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95户4072人、37个贫困村已全部退出,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,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6.8%降为0。2019年,汶川的脱贫攻坚做法经验作为全国唯一县级案列入选《亚洲减贫报告》,并在亚洲博鳌论坛作交流发言。

发展特色旅游、科学谋划集体经济

拓宽致富门路、带动村民脱贫奔康

龙竹村实现了一个高半山贫困村的华丽变身

见证着汶川发展全域旅游

实现乡村振兴、富民增收

决胜全面小康,决战脱贫攻坚的决心!

@汶川人

让我们和汶川一起努力奔跑

做努力奋斗的追梦人

共建共享“三好两富”小康汶川!

(微汶川)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